再去,换一种方式,换一个季节。 (右图) 上联:**经霜添丽色,下联:老梅傲雪更精神。上联被遮盖的头两个字是哪两个字一直未能破解,估计是“残花”、是“败柳”、是“废柴”?任一,倒也相符! |
纳木措那根拉山口,5200米。冬季的高原,对比夏季:雪山更震撼更有气势,旷野的荒芜与凄凉感更甚;天空更蓝、阳光更猛;高反更明显、走路更气喘;日照时间短些、白云美感差些;游客甚少、经常包场、使景色更干净;路上叩长头的少了许多。寒风限制了拍照的脚步,高反迟钝了发现的眼睛,但,一定要去体验。 |
羊湖,4700米。景色更需要记忆,所携的旧相机能力甚有不济,车外寒风凛冽,阳光刺眼,下车拍照也成了负担,美景就此错过,况照片不能表达风的威力,更不能表达旷野的震撼,即便这样,照片亦有不少,此处只选些风景照,按时间排序。 |
鼓起涨涨的食物袋。低气压,珠三角地区气压有1000hPa,到海拔5000米时会减少一半。高海拔,本次行程最高海拔点应该是在雪格拉山的5500米(珠峰大本营海拔只有5200米)。 |
走滇藏线,第一站是昆明红嘴鸥,明媚阳光下,红嘴鸥雪白美丽,群鸥在头顶飞掠而过,抢手中的食物,手指能感到海鸥嘴的咬合,体验甚好,快门按了900多次,捕捉海鸥快飞。 |
双廊村的戏台,晒红红的辣椒 |
往香格里拉的路上,海拔渐高,每个人都开始头晕晕。玉龙雪山背后,修建高架桥墩。 |
香格里拉的纳帕海。清晨离开前往德钦。 |
海拔渐高,俯瞰纳帕海,逆光下相机不济。 |
哈拉滑雪场,远处白色的雪带。 |
继续上路,渐渐出现天地无垠的旷野景色,马上觉得香格里拉之前的山景都平常了 |
小村庄修建在一个峡谷旁的小山峰上,可惜逆光对比太强 |
路过金沙江大湾 |
从最最远处的河谷一路来到山腰的此拍摄位置 村镇削山而建,蜿蜒山路相连 |
梅里雪山,浓雾顶,最高峰即使在冬季也云雾重重,无论在哪个季节都难得一见 |
![]() |
盐井,古盐田,包场,好在海拔只有2700米,还能在盐田走上走下,很特别。 |
一层层的木架,筑成一块块小平台,四周隆起用于储卤水。大部分的盐田还在运作,滴水形成一条条空心的结晶盐柱。 |
清晨,这方向逆光,注卤水的盐田如镜面一般 |
卤水晒干后,刮出粘上红色泥土的白盐。右上角,有人从小山道背盐下来,用右下角的驴子运到公路,再转到货车上。 |
继续上路,一路的雪山,寒风细雪。 |
转过一个山头,天气便立即不同了 |
经过村庄,这几根大木柱,有钱人家的藏居通常在首层立几根粗木柱。 |
如美镇,澜沧江 |
这是一个高山牧场,有牦牛,4500米,当时雨夹雪,狂风凛冽 |
这一段的山景如同五花牛肉一般,积雪象一层层的白色脂肪 |
转过一个山口,天气又转晴了 |
路上不时有些积雪 |
图中,有辆小面包车就卡在结冰路面,遇严重的结冰路况就单边通行,个别车需要推车助力。 |
很喜欢高压线在阳光下的反光 |
清晨,正在下雪,一片白茫茫 |
一路美景,雪山虽如此近,但当时内心的兴奋都屈从于气喘与车外的寒风 |
天路,天是纯蓝 |
业拉山哑口景色,4600米。山峰顶还有一个奇怪的山孔。 |
72拐 |
72拐直到怒江边,山势险峻 |
过了新怒江桥,一路是毫无植被的荒山,猪八戒所说的“石头山、石头洞” |
有一段路的山是多种颜色的 |
到八宿前的这段山路非常特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一路美景 |
然乌湖,还是那栋老房子 |
冬季然乌湖非常非常美,比夏季美很多 |
波密清晨,冬季的波密没有夏季的美,湖面没有了飘渺的水雾,灰色的沙地表面都结了一层冰 |
一图三桥:通麦新大桥、废弃的旧桥、走行人的简易桥 |
迫龙沟新桥,没有了通麦天险,景色与照片都变得平庸了,所以,西藏要趁早去 |
鲁朗的冰湖 |
鲁朗小镇,地上没有花,景色远比不上夏季,胜在更易遇到蓝天 |
木柴墙,颜色很特别 |
![]() |
接近春节的鲁朗小镇人影寥寥,牦牛倒是处处见。虽说没有夏季的美,但胜在无游客,包场。 |
鲁朗小镇的民居,柴墙、木栅栏、木板屋顶 风力转经轮、焚香塔、玛尼石 |
经过色季拉山,看过云遮的南迦巴瓦峰,林芝,清晨,多布水电站使尼洋河形成一个湖,新修的林拉高速公路跨湖而过。远处的一个小建筑物就是水库闸口。 |
格萨尔古堡,图右,松赞干布为屯兵而建。即使不高,也无力爬上去。 |
尼洋河,景色没有夏季好 |
高山上的乌鸦群 |
巴松措,海拔3500米,藏语意为“绿色的水”,碧碧绿绿的湖水,可惜相机不给力。湖中小岛有一名刹,措宗贡巴寺(藏语意为“湖中城堡”) |
![]() |
![]() |
爬上一个不高的观景台,气喘得不成,几想退缩,终能坚持。 |
巴松措原本是由堰塞湖形成的,现在修了一个水坝 |
出发往拉萨,路上景色各异,可惜东达山封路了,只能走高速,所以,高速越多就景色越无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冬天的萧瑟 |
拉萨附近都在加速城镇化建设,市郊开始建高层建筑。终于抵达拉萨,一幅市区里的横幅标语,需细看文字。 |
对“藏青色”一词最好的诠释,就是拉萨的天空,是蓝色与黑色的过渡色,即很深很深的蓝。 |
很喜欢布达拉宫的边玛墙,错落层进 |
再来一张,百看不厌 |
布达拉宫背面
|
清晨,经曲水跨过雅鲁藏布江,前往羊湖, 山壁上的”天梯“,用于“登上天界” |
俯瞰雅鲁藏布江河谷,叫“雅江河谷” |
冬季的羊湖,大部分表面结一层薄冰,远处无冰覆盖的则是深蓝深蓝的 |
![]() |
沿湖一路美景,到此处还是灰蓝的覆冰湖面 |
来到冰与水的交界,一条分明整齐的交界,一边白一边蓝。来到此处的游人都爆发出“哇,太美了!”阵阵惊赞 |
![]() |
意料不到,冬季的羊湖竟然有此美景 |
应是候鸟,但此处海拔4700米,哪里来的? |
此景虽不壮阔,但配色很好,姑且也附上 |
继续前往日喀则,民居 |
经过一个什么冰川,冰面如柔滑的雪糕,照片看不出是寒风呼呼,下车一分钟都觉忍受 如同巧克力雪糕 |
经过卡若拉冰川,记得当时阳光刺眼非常 |
路上无一点绿,河水全结冰,加上废弃的房屋,那种凄凉感... |
沿途景色只能记忆,照片能力有限。满拉水库,表面全结冰 |
后景是江孜古城,前景是抗英纪念碑,这段历史值得看看 江孜古城也有盘踞高峰的气势,可惜气喘,看到楼梯就怕,上了一小段就下撤了
|
民居,把牦牛粪贴满围墙,可能有保暖的作用 |
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,占地很广,建筑物很多,对比布达拉宫,也有一份精致。 |
喜欢此构图、线条、配色,再借用一个红衣model作点缀 |
外来游客寥寥无几,倒是很多藏民在藏历新年来朝拜,寺庙里不少法事 |
喜欢这种Z形步进的层层错落,这个布满转经轮的上山道...没上去,气喘无力 |
![]() |
突遇大沙尘,车外什么都看不见,马上停车一边,把车灯全部打开,不停地按喇叭,直至沙尘散去! |
当天此段200公里都是碎石路,只能慢慢开,整段路只遇不到20辆车,若扎胎可无力气去换 |
牦牛真厉害,无视任何恶劣环境,哪里都在 冬天的壮阔感比夏天更强 一路美景,走过最高海拔5500米,跨越重重雪山,渐渐是一马平川的青藏109国道 |
经过羊八井,太阳能发电站,太阳能板摆阵 羊八井,奇特的地热发电站 |
纳木措景区封闭,一番周折后通过。翻越5200的那根拉山口,远望纳木措,真是千里冰封 |
一路都有积雪,谨慎前行 冰封湖面与念青唐古拉山连在一起,景色壮阔,难以言表 寥寥几个游人,包了一个大冰湖。纳木措的景色只能用几张“片不达意”的照片,现场非常震憾,比夏季的纳木措不遑多让 |
离开纳木措,路遇类似夏季的蓝天白云。冬季见到蓝天的机会多,洁净地蓝,但云稀少,即使有云也是质感松散,不似夏季的云,一团一团的实实在在 念青唐古拉山与青藏铁路,火车很神奇地停了下来,可以从容地拍照 |
色拉寺,占地很大,殿堂很多,奇特在半山还有一个殿。
|
再入大昭寺。藏民免费,大量藏民排队进去,足足绕大昭寺外围一圈!游客买票,可以优先进去。那么守门口的怎样分辨谁是游客谁是藏民呢?非常容易...春节期间,大量藏民涌进拉萨,到各间寺庙朝拜,捐香油钱、捐酥油,各种传统仪式。 春节大昭寺装点一新,进去的基本都是藏民,原汁原味
藏历新年,大昭寺门口藏民进行各种朝拜仪式。图中,一边摇头晃脑念经,一边反复地把彩石晒在一个金属碟上,不停发出清脆的撞击声。 欢度春节 藏历新年 |